“大道”藏着哪些秘密?从路名读懂龙城

2022-09-21 08:58作者:刘越亚 朱洪波 钟致棠来源:南方日报编辑:林紫雯
路名是城市的文化符号

▼核心提示

了解一座城,是从脚下的路开始。道路是城市的动脉,路名是城市的文化符号,这些名字往往代表着城市的性格和气质。

龙城的路名浓缩着历史记忆,一座城区的崛起有迹可循。

大运、青春、飞扬路,有的路名因发展而生,本身即是城市往昔的缩影。

吉祥、如意、和谐路,有的路名都是好意头,饱含宜业宜居的民生期盼。

科创、启航、腾飞路,有的路名蕴含发展使命,承载城区迭代升级的愿景。

行走龙城,你是否发现了这些纵横交错的寻常巷陌的“不寻常”?

无论是龙岗建区成立之初的黄阁坑路、新城路,还是大运时代的大运、青春路,再到见证大运新城崛起的龙飞、龙翔大道。在龙岗加速城市化、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脚步中,都在龙城留下了印记。

阡陌变坦途,大道行致远。

主干道开通、断头路攻坚、越织越密的轨道路网,加速着龙城提升城市品质、破除发展掣肘的进程,传递着龙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脉动,渐次描绘出一个动能更强、交通互联、民生幸福的未来。

龙翔大道

迎宾景观大道,见证龙岗中心城品质提升

由双向十车道的水官高速往东,从龙岗收费站出来,迎面看到一块镌刻着“龙城”大字的地标石在花坛绿树中耸立。

这是龙翔大道西出入口。由此往东至龙城大道,行走在宽敞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这条龙岗中心城的迎宾大道上,现代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全长6.64公里的龙翔大道,是龙岗区的迎宾大道、景观大道,被称为龙岗中心城的“脊梁”,是承载生活、休闲、行政、文化中心等多项城市功能的复合型城市大道。

这里是风光绮丽的迎宾大道,见证一座城区向世界发出邀请的满满诚意。

雷佳担任深圳大运会火炬手跑过龙翔大道。

2007年,大运会的主场馆和运动员村落户龙城。龙翔大道是大运村运动员到主场的必经之路。始建于龙岗建区初期1995年的龙翔大道已超负荷使用多年,为了以崭新面貌迎接大运会,改造势在必行。2009年至2011年,龙翔大道先后完成、绿化迁移、自行车道、人行道改造、交通标志线的提升改造。

2011年8月11日,深圳大运火炬城市传递最后一站在龙岗区开启,不同肤色的各国大学生高擎火炬,沿着“青春梦想大运线”,穿过龙翔大道。

这里是演绎着文明进程的大道,曾作为龙城街道第一批“文明示范路”。

龙翔大道上,不得不提的是一处“龙岗地标”——龙城广场。

1997年6月,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龙城广场建成。这是龙岗区政府投资兴建的大型市政广场。1998年,龙岗区利用刚刚建成的龙城广场,每周五向群众献上一场文艺晚会。在一批老文化工作者的坚持下,龙城广场被评为“广东省首届十佳文化广场”之首,打响了“周末文艺广场”名气。

龙城广场原貌,2005年钟致棠摄。

备受群众喜爱的广场之外,越来越多的“龙岗地标”在龙翔大道沿线出现。

大运中心、龙岗文化中心、“三馆一城”红立方成为城区文化风景线;夜色中,龙翔大道上车水马龙、灯火璀璨,沿途林立的世贸百货、万科广场等商圈点燃城市烟火气,见证龙岗建区以来生活、消费方式的变迁。

龙翔大道见证龙岗城区品质升级。道路两侧的城市风景,宛如是一场城区发展成就、城区魅力和特色的“微型展览”,是龙岗建区以来推进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真实缩影。

如今,龙城持续在城区品质提升取得新进展,在文教民生项目、轨道交通发展、休闲娱乐配套设施等方面涌现诸多亮点。

四线换乘的深圳东部最大交通枢纽大运枢纽今年即将启用,未来龙城辖区将拟新增11个地铁站,未来将落成的龙岗儿童公园、深圳第二音乐厅等重大民生项目承载了都市人对诗意生活的美好期待......龙城加速蝶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客厅”。

青春、飞扬、风采路

延续大运会精彩,打开国际化发展格局

风采路上,运动健儿在深圳市体育运动学校里挥洒汗水,相邻的深圳“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将成为龙岗城区又一充满艺术气息的文化地标。

深圳国际大学园。

穿过飞扬路,便来到了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青春路两端“牵起”国际化的体育场馆深圳大运中心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这一带依山傍水,神仙岭水库和大运公园绿道为大学校园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氛围环境。

智汇路和科创路环绕着启迪协信科技园,现代园区里的深圳东部大学生创业中心中,年轻的面孔来来往往。

不远的启航路上,绿树花丛赏心悦目,现代公寓楼下,咖啡点心、精酿酒吧、便利店转角可及,年轻人忙碌的生活中在街角一隅能享受片刻的宁静。

启迪协信科技园。

路名是沉淀着历史、风俗、文化的符号,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这些充满朝气和活力的路名,正是大运会在龙岗留下的精彩印记。

时间回到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在即,大运新城开发建设如火如荼,无名道路较多,新城周边的道路命名也提上了日程。

一条北起龙士路,南至黄阁路,原名为“三十二号路”的次干路。由于邻近大运中心主场馆,被命名为“大运路”。

“大运会的召开也将在深圳发展史上载入史册,命名‘大运路’承载的就是深圳这段加快走向国际化的历史,也与所处片区的功能和特点相符。”地名规划师说

在路名中,可以“窥见”一个片区的定位、特质和基因。

11年前,大运会吸引五湖四海的赛事人流来到龙城。这场在“家门口”举办的体育盛世中,城区和民众一同初试“国际化”。

大运会所代表的创新进取、对标国际和开放包容的精神,深刻影响和改写着龙城的发展,“国际化”成为这一片区的显著特质。

大运会之后,国际化元素在龙城愈发聚集。

深圳国际大学园落户龙城,国际大学园路上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里广聚中外院士和高水平人才;高端国际体育赛事活动密集打响,乒乓球、田径、冰球等国家队训练基地落户龙城,马龙、张继科、CBA球员、苏炳添、内马尔等国内外体育界明星都曾在龙城现身。

重走青春、飞扬、风采路,大运精神在这里延续,龙城在拥抱国际化浪潮中展现出更从容自信的姿态。

腾飞路

创新创业群落里,与时俱进的发展基因

驶入腾飞路,昔日低矮的黄阁坑社区加工型企业的工业旧厂房,已被龙岗天安数码城所取代,与之比肩而立的是龙岗目前“第一高楼”创投大厦,路旁的深圳留学生创业园区曾是深圳创客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龙岗天安数码城,旁边是龙岗目前第一高楼创投大厦。

高耸的建筑勾画着城市的现代美,新型产业载体加速集聚,这些是龙城科技创新资源汇聚的真实写照。

这里有直通硅谷的创新体系。2015年,龙岗天安数码城与斯坦福大学签署硅谷直通车战略合作协议,以此实现与硅谷资本、人才、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实时互通。

2006年,龙岗天安数码城动工建设。

这里点燃双创火炬之光。1992年,深圳留学生创业园在龙城开工,当时这个全市首家最大的留学生创业平台,成为了旧厂房变身创业平台的经典。2001年7月,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龙岗孵化中心开园,当天首期签约的20家留学生企业收到了钥匙。

2001年7月,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龙岗孵化中心开园。

这里有代表发展高度的城区楼宇地标。总高度超190米的龙岗创投大厦“刷新”龙岗区高楼纪录。目前龙岗创投大厦已汇聚了高文院士团队、超频三科技、国联证券华南区总部、盈富泰克、深圳龙岗智能视听研究院、深港澳青创中心等高端企业和创新机构,年产值超140亿元。

未来,这里还将汇集更多创意。

龙城工业园里,大运北国际化文创街区启动区(龙城工业园)项目运营去年已签约。这里是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的关键节点,未来有望蝶变成为具有国际范、时尚感和科技感的24小时文化创意街区和龙岗创新创意中心。

创新园区、创业基地、创意走廊,这些创新要素的汇聚将“创新”深刻写进龙城的发展基因里,勾勒出一幅不断丰富的“创新图景”。

未来,创新依然是龙城的发展引擎。当下龙岗区大力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区域发展战略,龙城街道正是“湾东智芯”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的核心区所在地。

依托这些创新载体,龙城街道筑巢引凤,为龙岗高质量建设创新动能十足、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持续赋能。

时光如流,岁月不居。一些无数次经过的道路,细细一品其实别有洞天。龙岗建区以来,龙城路名的迭代,记录着城区跨越式发展的步伐,也承载着未来发展的期望。

“大道”,自有伏笔在。

【部份图源】《龙岗记忆1993-2016》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