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湖缤纷生命丨寄蜉蝣于天地

2022-10-03 15:15来源:深圳仙湖植物园编辑:林紫雯
一起走进仙湖植物园~

仙湖植物园,绿色的王国

这些缤纷的生命赖以生存的家园

自然界的精灵们

和植物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微妙平衡

四 节 蜉

Baetis sp.

图片

昆虫纲 Insecta

蜉蝣目 Ephemeroptera

四节蜉科 Baetidae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轼《赤壁赋》

相较于蜉蝣科(前文点击),

四节蜉科的物种更加微小,

后翅极小或缺失,有两根尾须,

雄性复眼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部的锥状复眼犹如一对蛋糕,

此四节蜉的体型仅约10mm。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人在诗词歌赋中对昆虫的偏爱,蜉蝣应该是最受“宠”之一,精致的外形,美丽的羽翼,孱弱的身躯,生命周期却异常(成虫)短暂的蜉蝣,不时被古代的文人墨客所吟诵,借以抒发情感,亦不乏借此隐喻对时间,对生命的理解与感叹。而苏轼的《赤壁赋》可谓蜉蝣的成名之作。

其实蜉蝣的一生,并非朝生而暮死的短暂。蜉蝣生命中绝大多数时间是以水生昆虫(稚虫时期)形态,在水里度过,这时期约半年至一年,并且稚虫形态还蛮酷,颇有外星生物的既视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长大成熟直至离开水面,羽化为成虫长出羽翼,完成生命的繁衍。

蜉蝣目(Ephemeroptera),是现存最古老的有翅昆虫类群,它们起源于石炭纪,已在地球上生活了最少有两亿年。它们一生会经历卵、稚虫、亚成虫、成虫四个时期,属原变态,是较为独特、原始的变态类型,成虫期前还会经历一次亚成虫阶段,其成虫期生命短暂,交尾产卵后即到了生命的尽头。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