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生态道,串联起坪山幸福图景

2022-10-24 09:11来源:深圳坪山发布编辑:林紫雯
近年来,坪山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秋风送爽,暖阳和煦

下班后到坪山区中心公园散步

周末到大山陂公园绿道慢跑

假期来坪山河畔碧道旁露营

或去马峦山郊野公园手作步道亲近自然

……

在自然中徜徉的美好场景

已成为坪山居民和各类人才的生活日常

空中俯瞰坪山,马峦山田头山牵手相连浩瀚延绵,像块翠绿的碧玉镶嵌在深圳东部版图上,“半边山水半边城市”既是坪山生态本底优越的真实写照,也是坪山居民幸福密码之一。

近年来,坪山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把良好的生态作为一流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重要的一部分。

尤其是今年以来,坪山实施“山水连城”计划,建设一批有品味、有特色的郊野径,新增绿道4公里、郊野径26公里、碧道15公里。

上半年,深圳首个已建成的区级专类儿童公园——坪山儿童公园开园。目前,坪山公园总数84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至17.0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56.48%。

再往前推,2021年,坪山区全年完成绿化提升面积54万平方米,城区森林覆盖率达44.7%、湿地保护率连续5年达100%;金牛公园、牛角龙社区公园正式开园,中心公园大草坪崭新亮相,建成马峦北路等花景道路8.7公里,绿道6.8公里、碧道17.5公里,完成22条主次干道绿化管养提升。

……

花景道路装扮着这座绿色城区,“家门口”精品公园成为市民喜游乐到的美好去处,这些道道相连的生态道,则勾画出一幅幅坪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图景。

绿道碧道道道相连

串起坪山人幸福生活点滴

“几乎每天早上,我都会走进大山陂公园在绿道慢跑,迎着清新舒适的秋风,沐浴着清晨的阳光,闻着空气里散发的青草芳香,让我感觉非常幸福,帮助我能量满满开启新的一天。”居住在大山陂公园附近的罗女士表示。

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近年来,坪山着力打造公园城区,并结合地区生态环境、旅游景观、历史人文资源、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的现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打造符合坪山城市气质的特色绿道,实现人工与自然生态互惠共生。

大山陂绿道正是坪山绿道规划过程中,采用“低冲击”规划理念打造的森林风光绿道、沿河景观绿道、城市公园绿道,也是体现坪山“山水田园、低碳生态”城市特色的显著代表。

目前,坪山绿道网沿用已有交通路网,规划建设了包括沿河景观绿道、森林公园风光绿道、古村落风貌绿道、城市中心公园绿道等在内的多条选线,市民可以通过绿道这些贯穿城区的慢行系统,体会低碳绿色出行的益处,真正乐享生活。

城中有山,山中有水,水中有城,将自然、人文、历史等串联起来,是坪山绿道的一大亮点,也是坪山碧道颜值提升的诀窍。

去年12月,随着坪山区大山陂水碧道项目基本完工,又一条美丽碧道展现在众人眼前。除大山陂水碧道以外,坪山区还建设了石溪河、横塘水、大山陂水库等碧道。

在碧道建设过程中,坪山区精雕细琢,以绣花功夫打造精品节点,提升碧道颜值,尽量结合原有景观、文化资源等进行提升及功能完善,避免资源浪费。运用“景观+”理念,以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新时代建设幸福坪山为总目标,点线结合,通过治理水生态、贯通全域碧道、加强城市水安全、提升水文化品质,满足市民亲水、休闲需求。提升城市品质,构建城市碧道、社区、水库郊野公园融为一体的滨河景观。

当前,碧道建设已纳入坪山区“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建设工程。未来,坪山区将以碧水为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各种生态要素,兼顾生态、安全、文化、景观、经济等功能,用系统思维共建共治共享,布局“一廊双环映山水,三轴四主连山城”碧道网络,打造河畅景美的“亲水城区”。

相约“手作步道”

推进共建共治共享

“与市里很多公园不同,坪山的公园更加原生态。”住在福田区的陈梦表示。以马峦山郊野公园为例,在这里,市民可以徒步山林、漫步郊野,看飞流瀑布,听鸟叫虫鸣,甚至可以参与手作步道志愿建设,因此吸引许多南山、福田的市民到此游玩。

“手作步道”源于美国“无痕山林”的理念,可理解为“人力维修步道”,即少用机器进行施工,使步道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干扰破坏,维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修建完成的步道轻盈透气,泥土仍然可以滋养生命,倒木持续在山中发挥作用,生态得以延续。

为让游客更好地亲近体验马峦山独特的山林、花草和瀑布等自然生态景观,同时丰富手作步道内涵,发挥手作步道的自然教育功能,近年来,坪山区积极探索将手作步道融入“山海连城”整体规划,打造马峦山郊野公园特色休闲旅游徒步路线。同时,加强公众参与、科普宣导力度,努力塑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马峦山治理新格局,既提升了马峦山自然徒步路线的体验价值,也为深圳“山海连城”计划东部郊野径的串联夯实了基础。

目前马峦山郊野公园已完成10.44公里手作步道,初步打通园区各封闭区域,今年拟计划新建手作步道5公里,并将步道与园区道路、慢行系统相连通,形成闭环通路,打造集健身、休闲、自然教育于一体的全域手作步道。

“这种活动不仅能提高孩子们的动手劳作能力,也在让孩子在参与生态保护中收获打造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步道的快乐。”周末带孩子参与手作步道建设活动的马女士说。

打造“全域自然博物”

生态资源变引才优势

青山半入城,碧水长相依。

2020年,坪山串联山水河湖,启动“坪山全域自然博物”项目,以“无痕山林”建设理念,以“水泥步道零增长,生态资源零损失,自然环境零冲击”为原则,深度挖掘优越生态资源本底,通过“一张图、一套标识解说系统、一套书、一系列课程、一个导赏程序”的“五位一体”模式,打造国内第一个零机械建造、智慧型呈现、全民共享的博物研习步道系统。串联田头山-马峦山-坪山河自然、人文、历史资源,并将坪山与周边的龙岗区、大鹏新区、盐田区和惠州市惠阳区有机链联,将坪山的自然资源通过线下线上导览解说打通,形成与深圳自然博物馆无缝对接的全域自然博物体系。

计划在2022年底前,将共打造15条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明、城市生活有机融合的自然研习步道,建成各具特色的自然体验路线。

坪山,不仅是创新创业的热土,也是宜居宜业的乐土。

依托生态步道资源,开展“坪山人才全域生态研习行”人才服务品牌活动就是坪山区把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和丰富多样的人文禀赋转变为发展优势,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生动缩影。

人才们沿着自然研习步道,可零距离欣赏果林、山泉和瀑布,体验生态共建课程等;在享受自然美景之时,也可深入交流、探讨,碰撞思想火花。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简称“钱班”)创办首席教授、深圳零一学院创始人郑泉水酷爱爬山,而坪山的几条郊野径他都爬遍了。他说,坪山的山水生态是吸引他来坪山的原因之一。

手作步道的理念和实践不仅能让生长在城市森林的孩子们与自然亲密接触,对参与修葺手作步道的成年人来说,也是难忘的记忆。“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哪怕只是搬了个石头,也是为这座城市做了很具体的事情。这个体验很好,增强了人们对坪山、对深圳的归属感。”知名建筑设计师、坪山文化智库专家张之杨在参加生态研习行活动后感慨道。

城市发展,是为了人民美好生活的发展;生态宜居,是现代城市发展中最动人的底色。

可以说,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是坪山筑牢生态本底,打造新时代产城融合新标杆的应有之义,更是坪山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高质量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的品质城区,增强市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有力支撑。

未来,坪山区将围绕“建设创新坪山、打造未来之城”的目标,让城市颜值、气质、品质达到新高度,“东部中心”有颜有品、有名有实;让生产、生活、生态实现深融合,绿色、低碳、健康蔚然成风,“南山北水中田园”的城区风貌坪山独好。宜居又宜业,未来更可期。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