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四个节气里,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只是,地处亚热带的深圳,才刚刚结束了长达半年的盛夏。
来自北方的季候风给深圳带来了清凉干爽的天气,人们终于可以关掉空调,打开窗户,在流畅的空气和自然的温度里度过日常。
进入秋季的深圳不会出现寒风萧瑟、遍地黄叶、草木结霜的景象,山野和都市里的植物依然翠绿,各种花朵在一个夏日的盛放后,结出了形形色色的果实。
植物富含养分的果实,正是动物秋日进补的营养源,作为回报,动物会把果实中的种子带向远方,为植物族群扩大了生长的领地。
∆摘食小果叶下珠的猕猴。潘国林/摄
在内伶仃岛上生活的1000多只猕猴是深圳境内人类之外唯一的
灵长类动物!
我们人,是最进化的灵长类,人类的基因与猕猴的基因相似度为97.5%,如果说黑猩猩是人类“近亲”,猕猴可以说是人类的“远戚”。
∆猕猴家族成员“张三”的身份证照。南兆旭/摄
近日,在央视播出的《野性都市》,揭开了深圳人的“亲戚”——猕猴家族许多“猴赛雷”的隐秘故事。
深圳99%的野生猕猴寄居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伶仃岛,多年里严格的保护,让这个绿宝石般的岛屿拥有深圳
最高的森林覆盖率
最低的人口密度
最密集的多样生物
∆鸟瞰珠江口的内伶仃岛
∆轻按,俯瞰内伶仃岛VR全景。
∆正像深圳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内伶仃岛也是世界上猕猴分布密度最大的栖息地之一。徐华林/摄
在深圳,猕猴是极少数长有表情肌的野生动物,也是表情明显多变的野生动物,人们喜爱猕猴的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和人一样,喜怒哀乐溢于言表。
∆好奇 :好学的猕猴可以模仿人的动作。南兆旭/摄
∆欢乐:和人类一样。年幼的猕猴总是无忧无虑、没心没肺,时时刻刻都在嬉戏打闹中。沈汝铭/摄
∆警觉:除去巨蟒之外,内伶仃岛上的猕猴几乎没有天敌,它们的敌意常常是对着其它猴群。南兆旭/摄
∆友善:正在招呼同伴的猕猴。猴子们常见友好行为是相互梳理背部、头部等自己难以梳理的部位。南兆旭/摄
∆满腹心思的“少女”:在猕猴的审美里,脸越红的雌性越有魅力。南兆旭/摄
∆恐吓:猕猴用张嘴、露齿、低吼发出威胁恐吓。南兆旭/摄
内伶仃岛上的猕猴是深圳最聪明的野生动物,群中年幼的雄性会在性成熟前离开出生群,避免了近亲繁殖。雌性始终留在群中。猕猴家族是以母女关系和姐妹关系为基础的
母系社会结构
∆“吉祥娘娘”的风范——猴群中地位最高的母猴和她的孩子。内伶仃岛上的“母系社会”有着严格的等级关系,子随母贵,与父亲是谁毫无关系。南兆旭/摄
∆理毛是猕猴最常见的社交行为,可以建立联盟、缓解矛盾、吸引异性。南兆旭/摄
∆内伶仃岛上白化的幼年猕猴。白化猕猴是猕猴基因突变引起遗传疾病的现象,出现的几率是十万分之一,非常稀有。欧鹏/摄
猕猴和人只有3%不到的基因差异,是适应性强大的社会性动物,也因此成为研究人类基本行为逻辑的模型,探索人类祖先社会形态的对象。
在这个2000万人居住的都市里,有1000多位灵长类动物同生共处,是一个美好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