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论坛在深圳举办

2022-11-13 14:27作者:曾子航 邓子良来源:南方日报编辑:林紫雯
打造一流湾区法治化营商环境

为持续深化粤港澳交流合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一流湾区法治化营商环境,11月11日,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深圳)法治建设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

在论坛开幕式上,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熊选国,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大法官、第一巡回法庭庭长杨万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司长肖渭明,广东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旭东,深圳市委常委、前海管理局局长、南山区委书记曾湃分别致辞。

论坛聚焦“粤港澳法律服务合作的新发展、新场域与新思路”,聚集粤港澳三地法律专业人士,共同研讨粤港澳法律服务合作的实践与未来。

粤港澳法律服务合作的新发展与新思路

深圳市司法局党委委员曹海雷表示,深圳与港澳两地在法律规则衔接、法律平台搭建、法律实务融合等方面开展了诸多合作。为进一步开拓粤港澳法律服务合作,应用好经济特区立法权,为法律规则衔接提供更多深圳思路。

“在充分认识大湾区法律服务市场对湾区建设的战略意义基础上,需要吸引国际法律人才,建设专业化的律师队伍,积极关注后疫情时代国际法律服务市场的新变化与新挑战。”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韩大元说。

在香港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看来,香港律师内地执业、法律部门联席会议等制度促进了大湾区法律交流与协作。今后将会同最高法院,开展内地执业香港律师的司法实务培训,探讨建立跨境纠纷线上调解平台等,持续推动法律服务合作。

澳门法务局局长刘德学提出,粤港澳法律服务合作,需以创新规则衔接、打破制度壁垒为基础,把具体事项作为小切口,渐进式探寻最优路径。同时,需以开展多元合作、共建营商环境为推手,强化政府公共法律合作与私人之间法律服务的市场联通;此外,还应以联通三地市场、深化对外开放为发展方向,走专业化发展之路。

港澳律师大湾区内地执业措施、影响与展望

“港澳律师大湾区内地执业试点政策充分体现了中央对港澳律师界的关怀,为港澳律师投身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司法部律师工作局局长赵振华表示,欢迎广大港澳律师来内地发展,努力推进大湾区建设和全面依法治国。

“大湾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离不开律师群体。”深圳市蓝海大湾区法律服务研究院副理事长袁国强认为,港澳律师在大湾区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可发挥自身优势成为内地与港澳沟通交流的桥梁。将来可通过制定示范合同、示范争议条款、实务准则,加强跨境仲裁的交流合作等措施推动三地律师业务融合。

澳门大学法学院相关专家提出,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需要构建法律共同体,建立司法互助互信程序,可通过简化港澳诉讼主体资格司法确认、授权委托见证、简化送达程序等消除不同法律之间的差异。

“大湾区九市律师队伍、律所建设发展迅速,律师业务有外向化多元化需求,期待港澳律师的加入。”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肖胜方说,未来将通过优先吸纳港澳律师加入涉外律师人才库等措施,为港澳律师内地执业提供支持和保障。

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法律服务合作的新平台

“前海依托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建设,注重发展法律服务业,积极开展与港澳法律服务交流合作,成效良好。”司法部律师工作局涉外涉港澳台事务管理处副处长于文超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支持前海深化前海合作区内地与港澳律师事务所合伙联营机制改革,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支持前海吸引港澳律师事务所来前海设立代表机构。

前海管理局法治建设处处长介绍,依托驻区法治机构,前海争做粤港澳大湾区法律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先行地和大陆法系与普通法系融合对接的策源地。目前,前海通过一个立法突破,两个裁判支撑,三方联动的系统性集成创新,构建了与港澳及国际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具有区位优势,深圳律师将全力支持法务区建设。”深圳市律师协会会长张斌表示,深圳还应积极支持深圳大型律所在前海设立国际总部,引入全国全球法律服务论坛,联动香港充分发挥香港律师的力量。

“香港拥有优秀的法律人才,可凭借对监管环境、市场趋势、企业运作方式的了解,为湾区各类企业服务。”香港律师会会长陈泽铭认为,香港作为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在仲裁、调解等方面能够成为外商与内地企业之间的桥梁。而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合约法、竞争法等法律制度,将为前海乃至大湾区的科技与创新提供法律保障。

论坛当天,数十位内地与港澳的专家学者,还围绕“大湾区争议解决机制中的协同合作”“如何有效应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法律风险”等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