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海珠区、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负责同志通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
广州疫情最新通报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 张屹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屹通报,11月18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8713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社会面发现17例,其余在隔离观察、高风险区筛查或闭环管理重点人员检测中发现。新增感染者中无症状8444例,轻型及普通型269例,情况稳定,无重型、危重型病例。
张屹介绍,海珠区18日新增8475例,主要增长点仍然集中在凤阳街康鹭、南洲街大塘、华洲街龙潭高风险区,上述高风险区疫情仍处于高位进展期。近期,康鹭、大塘片区相邻区域先后出现新的疫情聚集点,提示周边区域正面临高风险区外溢扩散压力。海珠区社区传播风险尚未阻断,疫情整体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越秀区矿泉街近期持续报告新增个案,疫情仍处于发展期,其他街也有零星散发个案,社区传播风险持续存在。
荔湾区、番禺区、天河区疫情形势总体稳定,近2日有零星输入个案,需警惕社区传播风险。
经专家评估,白云、黄埔、花都、南沙、从化、增城等6个区前期本土聚集性疫情的传播链条已基本阻断,疫情进入收口巩固阶段。上述区域逐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但在当前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散发疫情风险持续存在。广州市将毫不动摇坚决落实国家联防联控机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持续加强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人群管理,强化散发阳性个案的应急处置,做好风险人群和风险区域管控,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张屹表示,由于广州市疫情防控整体形势相对脆弱,请市民朋友们仍要时刻保持警觉,继续做好个人防护,配合落实辖区疫情防控要求,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仍处于管控区域内的市民朋友们,”请保持耐心和信心,让我们一起努力,争取早日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海珠:对符合解隔条件的楼栋“即清即解”,果断解隔
11月19日,广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广州市海珠区副区长张永良在会上表示,11月16日,海珠区发布了《关于延续强化疫情防控措施的通告》,实行3天以来,核酸检测、转运隔离等工作紧凑有序开展,市场秩序、物资供应等措施保障有力,强化疫情防控的措施为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发挥了重要作用。
社会面管理方面,在《通告》实行期间,海珠区工作人员在巡查中发现,仍然存在个别商贩流动摆卖、个别市民不遵守限制人员流动的要求出行,在思想上不愿意,在行动上不配合等问题。对此,该区一是加强宣传。通过流动宣传车、无人机喊话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发动物管公司、社区党员、居民志愿者共同参与群防群控。二是加强巡查。进一步强化“一户一人”有序外出的要求,对物业小区、村社、园区等开展督导巡查。三是加强整治。特别是加强对夜间个别商户违规经营,流动摊贩乱摆卖,以及偷运布匹等问题的整治,累计整治197宗。四是加强服务。管控期间,海珠区尽全力争取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在此,也请广大市民朋友遵守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共同筑起群防群控的坚强防线。“张永良说。
生活物资保障方面。为了保障广大市民群众的物资供应,海珠区对管控区外农贸市场“应开尽开”,对管控区内的17家农贸市场和623个档口重新开放,密切动态监测市场供需情况。在保证充足供应的基础上,组织商超、电商平台足量备存、及时补货、丰富供应品种。在重点保障管控区设置157个保障点,投入超7000名分拣人员,有效解决物资配送“最后一米”的问题。
医疗服务方面。针对管控区内的重点人群,海珠区制定明晰的就医指引。细化儿童、孕产妇、老人等重点人群台账,做到底数清、有保障、服务好。设置45个医疗保障点,242名医护人员提供日常健康管理和咨询服务,累计服务6.8万人次。海珠区结合管控措施的实际情况,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开展“线上线下”贯通服务,开展“互联网医院”儿科专场,让家长们在家里就能获得专业的儿科在线服务。同时,细化孕产妇健康管理“一人一档”全流程服务,产科医生为孕产妇提供专业咨询和问诊,累计提供救治服务864名,在线咨询服务456名,99名孕妇顺利分娩。
张永良表示,这几天,海珠区按照国家联防联控机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结合风险单元重划评估,对符合解隔条件的楼栋“即清即解”,果断解隔。我们陆续对客村、后滘、桂田片区部分网格降低风险等级,对大塘片区部分网格、凤阳街星御翠园、瑞宝街金碧花园二期、南洲街星晖园等54个区域解除管控。”当前,海珠区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将动态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及时通过官方平台发布相关信息。“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