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巴黎首尔跻身全球前十,深圳金融地位如何再提升?

2022-11-23 08:21作者:李荣华来源:南方网编辑:王河峰
未来还有更多期待

GFCI 32报告中深圳排名第九。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中指出,要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大力发展金融、研发、设计、会计、法律、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发展能级和竞争力。长期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业发展工作,为深圳建设经济中心城市贡献力量。在今年年初,《深圳市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发布,为深圳金融业如何提升能级和竞争力描画出新蓝图。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深圳如何进一步提升金融城市地位,打造全球更高水平、更具影响力的金融产业?深圳金融蓝图日渐丰富。


近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报告显示,全球金融发展重心从北美和欧洲向亚洲转移的趋势, 以香港上海北京深圳为首的中国金融中心进一步崛起,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从排名来看,深圳成为排名中上升最快、最年轻的城市,更是超过巴黎、首尔等城市。

GFCI的影响力受主要金融城市高度认可。香港金融发展局主席李律仁曾表示,GFCI一直是各大金融中心(包括香港)参考的重要指标,帮助其衡量全球地位,了解如何进一步提高实力。这也是一直以来,全球金融中心尤其是顶级金融中心竞争非常激烈的原因。在排名前十的城市可能仅有一两分之差。

回顾“十三五”期间,深圳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跨境金融合作加速、先行示范区金融创新加快推进、金融科技新动能率先培育、深圳可持续金融走在全国前列。而比较十年数据,也可一窥深圳金融业崛起速度之快。

过去十年,深圳金融业成绩更是“亮眼”。2012年,深圳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819.2亿元,同比增长14.3%,占GDP比重14.0%;而在2021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已达4738.81亿元,同比增长7.6%,占GDP的15.4%;为全市GDP迈过3万亿大关作出了突出贡献,占同期GDP比重为15.4%。最新2022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深圳金融业增加值达2413.5亿元,同比增长8.9%,占同期GDP比重升至16.1%。


深圳金融业增加值(2005-2021)

也是从2012年开始,深圳金融业每年税收持续稳居全市各行业首位,到2021年,深圳金融业贡献税收占全市总税收的比重为24%,居各行业第一。深圳与北京、上海前两名“尖子生”之间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同时,深圳金融“反哺”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的能力也在持续增强。银行、证券、保险、创业投资等行业总资产、营业收入、利润等经营指标全国居前。


“拉长周期来看,深圳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呈上升趋势。”从事GFCI工作的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 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副所长余凌曲博士分析。

但他同时指出,从全球金融中心指数评价报告来看,目前深圳多个单项指标与国际顶级金融中心城市相比有一定差距,而且深圳的综合排名也不够稳定。

记者也留意到,《规划》也指出,深圳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金融改革开放创新力度、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建设等方面与国际一流、国内领先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仍有短板要补。

针对这些不足,《规划》提出,未来深圳将在总体规模提升、融资结构优化等方面下功夫,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到2025年,计划深圳金融业增加值约为6400亿元,占GDP比重16%左右。到2025年,深圳金融产业支柱地位和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金融国际化程度稳步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跻身全球城市前列,在构建金融运行安全区的前提下,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推进“金融+”战略,着力打造全球创新资本形成中心、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国际财富管理中心等“四个中心”,助力深圳建设有影响力的全球金融创新中心。

而到2035年,深圳计划以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开放和深港金融融合发展为动力,进一步打通本外币、境内外、在岸离岸市场的资金互联互通和对接合作路径,有效提升深圳在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标准制定、金融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国际话语权,增强深圳对全球高端金融资源的集聚能力和配置能力,高水平建设全球性创新资本集聚中心、全球性人民币产品创新与投融资中心、全球性财富与资产管理中心。


深圳未来金融业将大有作为。摄影/鲁力

金融改革创新是深圳金融业发展的一面旗帜,也是最大动力。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强调,作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标杆”城市,深圳高度重视科创金融、金融科技、可持续金融等前沿领域的创新发展,正着力打造完备的金融生态体系和丰富的金融场景,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出更多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力争把深圳建设成为全球创新资本形成中心、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和国际财富管理中心。


“深圳虽然在市场规模、机构集聚、人才数量上与纽约、香港、上海等城市有差距,但是在创新力、开放性上要争取实现领先。”余凌曲分析。

余凌曲建议,深圳应该依托和服务庞大中国经济,不断提升金融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做大做强金融市场、金融产业规模,进一步巩固提升金融中心“硬实力”;同时借鉴香港以及伦敦、纽约这些全球顶级金融中心的经验,全面提升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等软实力,更好地提升发展后劲。

深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努力打造全球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的首选地。到今年,深圳已被全国工商联连续四次评选为“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过去十年,深圳商事主体总量从不足100万户迅速增长至380多万户,商事主体总量、创业密度居全国第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今年以来,面对不利因素,深圳密集出台“纾困30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30条”“促消费30条”“工业经济30条”“稳增长30条”五个“30条”政策措施,不仅“放水养鱼”还“降本增效”。华星光电有关负责人对此表示,这些政策给广大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更加坚定企业在深圳发展的信心。


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成为深圳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重点战略。对标纽约、香港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深圳加大高层次和急需紧缺金融人才支持力度,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国际化的金融人才队伍。深圳正在利用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叠加的黄金发展期,通过构建完善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打造对各类人才具有吸引力的制度优势,传递“深爱人才、圳等您来”的温度,打造汇聚全球英才的“强磁场”。

过去诞生的深圳经济奇迹背后,同金融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密不可分。而未来产融结合将成为深圳金融业着力点。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越来越受重视。今年以来,深圳创投动作频频,金融行业也迎来“更黄金时代”。

深圳金融城市地位如何继续跃升,未来还有更多期待。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