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坳:从“人文老村”到“创新小镇”

2022-11-24 15:34作者:郑伊灵来源:南方日报编辑:林紫雯
梧桐山北的园山街道,未来已来

金秋九月,丰收季节已至,梧桐山北的园山街道,未来已来。

回望来时路,得先看荷坳社区。

开基立业的历史沉淀,荷坳是关键的起点;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过,荷坳是重要的一枚棋;高质量发展征途上,创新小镇源源不断地输送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荷坳走出铿锵有力的一步步。

◢ 起 ◣

龙岗“最早村落”走出“中国留德第一人”

荷坳这个名字,对外乡人来说,或许有些生僻难解。

荷坳是龙岗区最早的村落之一,因位于爱联河与龙岗河交汇处,曾被称为河凹,后逐渐演变为“荷坳”。800多年前的宋淳熙年间,归善县(惠阳县前身)盐官陈康适来到荷坳,正因“乐其两水合夹,群山环抱,诸般山水风土之美”,决定在此开基立业。

荷坳陈氏先祖开启了园山乃至龙岗区第一代移民。陈氏家族人才辈出,先后建起三座学堂教育子弟,分别是建于咸丰末年的静安书室和厚德堂,以及建于光绪末年的兰桂书室。

百年沧桑,如今只有兰桂书室幸运留存。

兰桂书室由荷坳陈氏静安堂陈航之次子陈瑞屏所建,作为私塾用途。几经修缮,受传教士和留洋归国村民的影响,内部采用大量西洋风格的灰塑,专家称为“深圳洋化风格最突出的古建筑”。

厚德堂虽已不见往昔风貌,对陈氏族人的功绩却远在兰桂书室之上。

厚德堂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其开始作为小学使用,与近代中国“留德第一人”陈观海息息相关。陈观海是近代中国最早赴德国的留学生,被称为“清代中德关系不容忽略之媒介人物”。其一脉四代人中,22人执掌教鞭,12人投笔从戎,书写了辉煌灿烂的家国情怀史。

陈观海和夫人梁琼献非常重视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晚年捐资在荷坳村办起了厚德学校。当时村中都是供有钱人家子弟读书的私塾,因为厚德学校的存在,不仅荷坳村人人有书读,周边村的孩子也有机会来这里读书。

◢ 承 ◣

领风气之先闯出“荷坳模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开放春风吹来,有着800年历史的荷坳村抓住机遇,焕发时代生机。

从 1997年3月开始,龙岗区以荷坳村为试点,以产权改革为核心,从股权配置机制、股权界定机制和股权配置机制三个方面入手,对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进行改革。

改革在荷坳试点成功后,“荷坳模式”受到中央及省、市有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评价,其经验在全区推广,最终演变为“龙岗模式”。

高瞻远瞩的布局和规划,离不开当时的村支书陈派麟,由此被称为荷坳“改革开放第一人”和荷坳的“总设计师”,带领荷坳村敢闯敢试。

“当时的企业宁愿花更多的租金搬至荷坳发展,因为这里的营商环境比周边更好。”

为推动经济发展,荷坳村深知企业是社区发展的最强动能。村委十分注重营商环境,秉持着“保姆式服务”的原则,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

开放,是荷坳引领发展的另一法宝。

1995年,美资企业“百事可乐”入驻园山,选址荷坳金源工业区,为社区带来十多亿产值,其后还与政府筹资共建金源路,助力荷坳发展。

百事可乐之外,还有一批日企、德企、港台企业选择在荷坳扎根。这些企业何以选址荷坳?

其中原因既有荷坳的天然区位优势——地段好,土地平整,毗邻龙岗河,也折射出荷坳开放的广阔胸襟。

改革开放让社区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更是给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1999年,荷坳拆除老围祖屋,就地兴建起富有时代气息的荷坳新村——其内坐拥一栋栋园林式、别墅小屋,设置喷泉、花廊等绿化空间,提供村民广场、娱乐室等场所,既满足村民现代生活需求,又充分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思想。

 ◢ 转 ◣

借势国际大学园打造“创新小镇”

一路走来,如今的荷坳社区,集体资产过百亿,是园山街道最富裕的社区之一。尽管如此,荷坳社区仍然奋发前行。

创新是荷坳的发展源泉。进入新时代,荷坳社区尤其重视创新生态营造,云天励飞、怡丰停车机器人、芯天下、英伦科技、兰丁医学,这些高科技“明星企业”都出自荷坳的大运软件小镇。

大运软件小镇邻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等高校,近五年,小镇孵化、培育、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05家,是深圳首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100家的创新园区(相比同等面积的园区)。

走进小镇,你很难想象其前身是个老旧的工业区——荷坳社区莲塘尾工业区,这个以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区,当时产值仅2亿元,税收不到550万元。2013年,在龙岗产业升级战略推动下,该工业区实施改造,如今,小镇已被业界称为“高新企业的摇篮”,年税收在五个亿以上,堪称老旧工业区变身高科技产业园的样板。

截至去年底,小镇已经培育创客团队300多个,是龙岗区唯一一家连续2年荣获国家级A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连续4年获得广东省A类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园区,曾获评龙岗区首个“国家级优秀(A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深圳首个“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 合 ◣

现代化进程中的“幸福荷坳”

荷坳从八百年前被陈氏先祖选址扎根,到改革开放紧抓时代潮流,与其位于两河交界的“地利”息息相关。而如今,荷坳坐拥大运枢纽,更是把握住现代化进程的“流量”密码。

位于荷坳辖区的“湾区之舞”大运枢纽——深圳东部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将在今年建成投用,成为深圳东部中心唯一一个集城际、快线、普线于一体的交通枢纽,3号线、14号线、16号线和深大城际(原33号线)四线将在此实现换乘。

交通枢纽的建设热火朝天,新的地铁线路开通越来越近。

14号线作为深圳市域快线网络中东部首条线路,连接龙岗与福田、罗湖、坪山,计划今年内投用。14号线坳背战即将登场,荷坳居民6站到罗湖、7站到福田的便捷交通,将在今年内成为现实。

地铁16号线南延段工程2020年全面建设,被看作是园山专线,这条北起大运站、南终至西坑站的轨道,南北向贯穿园山街道辖区,在强化园山片区与龙岗中心城联系、方便居民出行具有重要意义。

轨道枢纽背景之下,荷坳作为充满人文与生态之美的高质量发展样板社区也指日可待。在大运片区内,大运学校充满生机朝气,乐城项目将成为集高尚住宅、一站式商业、高端精品公寓为一体的百万级公园综合体。大运枢纽将成为荷坳的新生长点,也是迎接四方客人的“社区客厅”,为荷坳居民提供更多生活选择。

在这些交通优势的加持下,引领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区域创新引擎轰鸣作响,汇聚国际高等教育资源的湾东智芯加速崛起,内畅外联、开放创新的新荷坳正迎面而来。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