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6!光明未来更“6”了

2022-11-29 08:42作者:柳艳来源:南方日报编辑:林紫雯
6号线支线的开通,为加快轨道上大湾区的建设步伐助一臂之力

11月28日上午10时58分,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开通初期运营。地铁6号线支线分为两期建设,此次开通的为一期工程,起自地铁6号线光明站,止于深莞边界,线路全长6.13公里,共设4站4区间。这条开往深圳、东莞边界的地铁线,不仅进一步打通光明区域交通内循环,串联起科学城的诸多创新要素,同时构建了深圳主城区至东莞1小时交通圈,在深化深莞一体化建设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这是一条创新要素流淌的地铁

6号线支线站点分别为光明站、圳美站、中大站、深理工站,其中,光明站为6号线支线与6号线的换乘站。中大站、深理工站这两个以高校名字命名的站点,让6号线支线的科教范十足。

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线路示意图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线路示意图(站名以实际建成为准)

该片区地处光明科学城的“硬件”核心——装置集聚区。按“一主两副”空间规划,装置集聚区布局了大科学装置集群、科教融合集群、科技创新集群“三大集群”。这里不仅有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理工大学(筹)两所研究型高校,还有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两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大量的高校师生、科研人才将成为6号线支线的通勤主力。

中大站C口就是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主校门。走出站口,就能被气势雄伟的红墙绿瓦建筑群震撼住,这是光明科学城源头创新活水的发源地之一。按照规划,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将容纳在校生约2万人,教职员工逾4000人,将力争建成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及亚太地区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重要培养基地。下一站的深圳理工大学(筹)正在加快建设,建成后也将有近万名学生到来,将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小而精的研究型大学,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领军人才。

在深理工站附近,还有明年将正式投入使用的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个大科学装置。不久的将来,数千名科研人员将入驻开展科研工作。

深理工站

除了研究型高校、科研院所,该片区也集聚了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光明云谷、卫光生命科学园等产业创新载体。光明天安云谷是光明科学城科教融合集群与光明中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科教成果转化、科研试验、学术交流等重要功能。光明云谷全部建成之后,将涌入15万以上科技人才在此就业安家。圳美站、中大站等地铁站点均可达到该相应区域。

这些站点背后,是光明科学城正在加速汇聚的创新资源,是高密度的人才聚集流动加速,是高质量产业协作、转移的加速。

作为科学城,不应是一座偏远的冰冷圣殿,而是要能融入人间烟火。轨道交通就是拉近科学圣殿与人间烟火的重要工具。

从6号线支线到6号线,从光明科学城内循环的打通,到与深圳其他区域轨道交通的衔接,轨道交通为科创要素、产业要素的流动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未来光明科学城的人才交流、资源汇聚、产业交融也将愈发便利。

这是一条加速深圳都市圈融合的地铁

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是都市圈由虚向实的关键一步。当前,深圳与东莞的融合发展进入了历史新时期。

8月5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了关于印发《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的通知,提出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市(含深汕合作区)、东莞市全域,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东莞整体纳入深圳都市圈。

《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提出,规划建设深圳都市圈,统筹推进都市圈基础设施建设,加密都市圈交通网络,与周边城市构建半小时交通圈。

都市圈强调的是全方位一体化,包括产业、经济、交通、城市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

事实上,作为同处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节点,深圳与东莞等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融合发展是一种必然,而轨道交通建设是打破要素流动藩篱的开始。有专家指出,科技企业与周边配套企业、口岸、机场形成紧密的商务往来需求,在传统的核心区的商务交通以外,有大量往返于城市边界地区的商务出行,50-100公里范围的快速出行需求较大。以光明区和东莞黄江镇为例,已经有不少企业将总部落户在光明,将制造业基地落户在东莞,产业跨市联动正在加速。产业和城市的加快融合发展,也必将改变每一位市民的生活。不少工作在深圳,生活在东莞的市民,每天上演着“双城记”。也有不少东莞的市民,有着前往深圳休闲消费的强烈愿望。

地铁六号线支线

深圳6号线支线将直接与东莞轨道1号线衔接,构建起深圳主城区至东莞1小时交通圈,加速了临莞片区融入深圳轨道生态圈,有力提升了区域交往便利,尤其对促进深莞一体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深圳地铁6号线支线二期工程会将这种一体化推进更为深入。二期将起自光明站,终于光明城站,线路全长约4.9公里,设车站3座(均为地下站),其中换乘站2座,平均站间距1.58公里。

值得一提的是,光明城站未来将引入多条交通路线,打造成“站城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成为深圳西北部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未来将连接起香港、深圳和广州的高速铁路线。

这也意味着,深圳6号线支线与东莞1号线黄江至深莞边境段完成衔接及贯通运营后,深莞惠都市圈轨道交通和站城一体化规划、建设、运营机制将进一步优化,衔接水平全面提升,可支撑区域高效联动发展。

当下,地铁已成为汇聚交通、经济、人文等城市发展要素的新动脉,6号线支线的开通,也正在推动着深莞联动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互动,为加快轨道上大湾区的建设步伐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