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个重大项目签约,2022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融合论坛在深举办

2022-12-20 08:47作者:郭悦来源:南方网编辑:王河峰
构建粤港澳文旅新图景

12月19日上午,2022一带一路文化和旅游发展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融合论坛在深圳大中华喜来登酒店举行。活动现场,中传华夏国际文旅发展集团与19个单位集中签约文旅产业项目19项。这是论坛举办以来现场签约项目数量最多、签约金额最高的一次集中签约仪式。

本届论坛以“突围·重组·创新”为主题,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代表,国家、省市相关领导与文化、旅游、经济等领域一众知名专家学者,共话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文旅产业的困境突围、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一起探讨新发展格局下文旅市场的资源重组、业态重构,共同展望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美好前景。

据悉,一带一路文旅发展论坛自2015年起已连续成功举办六届。本届论坛为第七届,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2022年度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培育项目。本届论坛经文化和旅游部批准,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民革广东省委、国际投资促进会等单位联合主办,中传华夏国际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创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论坛设置主旨演讲、主题对话、圆桌论坛、项目推介会、文化交流联谊会等环节。

应对风险挑战,探索一带一路建设新路径

在主旨演讲环节,各位专家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冲击,世界经济疲惫不堪,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等多重危机叠加,人类发展面临重大的挑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齐续春,以视频方式发表了《坚持团结合作,同心共克时艰,携手共创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他表示,面对风险挑战,各国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在中华文明的伟大基业里,有一带一路的深深烙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奖章”获得者、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王京生,以腾讯会议参会时,发表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与一带一路的文化支撑》的主题演讲。他认为,建构一带一路和构成人类文明新形态,要弘扬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继续向世界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习,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创新合作,充分发挥文化流动的力量。

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兼大运河组协调人,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泓洋,作《数字视域下文旅价值融合生成与未来态势》主旨演讲时认为,文旅价值融合生成具备了文旅大数据资源共享、多主体交互生产、技术融合平台的动因。文旅价值融合具有数字文旅连结带动作用凸显、数字技术迭代与文旅转型升级协同并进、数字体验与消费呈现“棘轮效应”的特点。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李凤亮以《以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助推文化自信自强》为演讲主题。他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明创新·文化自强的思想进路与价值内蕴、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建设数字文化强国等方面展开,深入论述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是新时代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关键抓手。

突围、重组与创新,构建粤港澳文旅新图景

在圆桌论坛环节,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与文旅国际合作”“文旅融合发展的突围、重组与创新”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与会专家围绕“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文旅融合发展的困境分析、政策解读、前景展望”“如何打造文旅融合产品、催生文旅融合产业、构建文旅融合生态”等议题展开讨论。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委员大运河专家组专家段勇认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面临气候威胁,只有实施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的良性保护,丝绸之路文化旅游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魏鹏举表示,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现在合作机遇越来越广泛,这种合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与国的公共性文化交流,而是带有市场开拓的、产业合作的、文化和旅游产业的深度交流和合作。

吉利人才发展集团数字资产研究院院长、博士、教授刘平提到,数字化的转型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必经之路,可以通过数字文旅整个生态系统走向国门,同时让数字人民币结合文旅实现创新发展;李少波表示,实现文旅融合,必须根植于自身的文化历史传统进行打造,才有真正的生命力和活力。

中国(香港)旅游设计院院长郑建平认为,中国的文旅消费和文旅产业已经开启了一种从旅游主体到对象,到产业结构,到产品结构正在经历一次历史性的变革。在互联网语境下的消费正在全面改造和冲击重塑传统文旅业。

第二场圆桌论坛主题为“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融合发展”,专家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的文旅投资前景与趋势”“粤港澳大湾区文旅融合体制机制探索与创新”等议题展开讨论。

深圳市龙岗区政协副主席、原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为理表示,粤港澳大湾区要成为展示中华文化,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当代中国代表性成就的窗口,打造新型城市空间要从多方面努力,从而达到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研究中心主任黄士芳认为,深圳要突出符号性的建设,通过符号吸引会展、旅游,提升城市知名度,进一步强化深圳作为大湾区重要引擎的优势。

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博士陈能军强调,湾区城市在数字文明领域要做先行者、示范者。一个城市文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集聚,离不开产业的兴旺。城市文明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文旅业高质量推进的过程。

当天下午,以“规范数字资产交易、促进元宇宙生态发展”为主题的分论坛同时举行,专家就元宇宙数字资产交易的监管、元宇宙在文旅产业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