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社会体育场馆惠民开放服务管理规范》正式发布

2023-01-18 14:24作者:刘倩来源:南方日报编辑:林紫雯
积极落实“场馆惠民、体育惠民”

1月16日,由深圳市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指导,深圳市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牵头申请,深圳市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和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联合起草的深圳市地方标准《社会体育场馆惠民开放服务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正式发布,这是福田区试点完成的第30项地方标准,旨在积极落实“场馆惠民、体育惠民”,回应市民的体育和健身需求,形成深圳特有的经验并在全国起到示范、引领及辐射作用。

此《规范》的发布,源于福田区多年的实践探索。2021年7月,在福田区开展国家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的大背景下,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将体育基本服务公益供给经验进行总结、提升,并编制成《社会体育场馆惠民开放服务管理规范》,作为福田区内部规范正式发布。一年以来,内部规范实施效果良好,惠民服务广受欢迎,因此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福田经验被提炼总结,在2023年1月获批作为深圳市地方标准正式发布。

《规范》的发布,是一次全新的探索,规范体育场馆的惠民开放服务,对带动社会多参与、政府少投入、市民花小钱的群众体育服务供给新模式的形成,实现市民、政府、企业共赢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推动体育事业和产业的协调发展,最大化满足市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社会体育场馆惠民开放,民众免费或低价预约

“今晚预约了羽毛球场馆,咱们到球场好好比试比试。”“今天的网球场还有位置吗?”如今,体育锻炼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对体育资源的需求程度不断提高,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总量仍有不足,依然存在运动场地“一位难求”的困境。

早在2017年1月12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了《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用于支持和鼓励体育部门所属大型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2020年10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国办发〔2020〕36号)旨在明确: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群众体育,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公共服务职能,是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必然要求。同时,文件要求争取到2025年,有效解决制约健身设施规划建设的瓶颈问题。

正在向体育强区迈进的福田,更是将体育惠民工程摆上重要位置,一直以来,福田区实行公共体育场馆公益开放政策,每年福田区区属九大公共体育场馆公益开放28天,社会体育场馆开放数千场次,年度受惠居民60万人次。但仅靠小区周边体育设施和公共体育馆的短暂开放,并不足以满足居民的体育需求。

为解决“锻炼去哪儿”问题,福田区一方面大力建设公共体育资源,截止到目前,辖区10个街道92个社区共有健身路径475套5909大件器材;另一方面,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创新性地提出了社会体育场馆惠民开放服务,通过“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市民出一点”的形式,引入社会力量开放惠民服务,全年优惠开放数千场次,真正做到“行业全联动、人群全参与、项目全体验、区域全覆盖”,受到市民群众广泛好评,影响力巨大。

2020年3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项目落地福田后,福田区坚持高标准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责,对照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完善和规范惠民服务。为了规范惠民服务的开展,激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体育设施和场馆惠民服务,同时降低社会体育场馆运营过程中的场地和运营风险,保障社会体育场馆投资、规划与运营的健康稳定发展,让城市居民享受到更优质的体育服务,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重点梳理相关工作经验,形成内部规范,用于指导福田区社会场馆以及体育主管部门提供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公共服务,《社会体育场馆惠民开放服务管理规范》内部规范应运而生,用于指导全区社会体育场馆的惠民开放服务。

服务的背后体现了福田先行先试敢闯为先的探索精神

内部规范规定了社会体育场馆的基本要求、场地要求、设施设备管理要求、人员管理要求、服务管理要求、安全要求、风险管理及信息发布和服务提升,为社会体育场馆惠民开放服务提供了明确的实施准则。

该内部规范系统梳理、总结、提炼了社会体育场所惠民开放服务建设的实践经验,形成了惠民开放社会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的统一的实施准则,解决了惠民开放场馆要求不统一,开展服务不能保证质量一致性,缺乏持续性支撑等问题,填补了深圳市社会体育场馆惠民开放服务管理领域的标准空白。

内部规范的实施一方面是为了提高提供惠民开放服务的社会体育场准入门槛,选择优质的社会体育场馆合作;另一方面是为了保障惠民开放服务的质量,减少事故风险的发生率,提高社会体育场馆的服务和运营质量,提升居民的体验感,满足更多居民的体育需求,更好地服务城市居民的美好生活需求,提升福田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和营商环境竞争力。

依据内部规范,福田区一批羽毛球馆、乒乓球室、网球场、足球场、篮球馆、游泳池等体育场馆免费或低价开放给普通市民,满足群众多层次健身需求。各场馆充分考虑老中青市民不同的体育健身习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多样化地安排场馆开放时间,为更多市民提供健身锻炼的便利。在场馆惠民政策方面,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对于老年人、未成年人、现役军人等群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免费措施,多个场馆均实现了低收费价格,增加普通百姓家庭体育健身锻炼的参与度。

“放出去的名额基本都是‘秒光’,该举措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对于民众而言,服务更多,健康更多、快乐更多。对于行业而言,规范行业标准能够让企业服务更加规范,市场更加有序。对于企业而言,参与进来可以提升企业公益形象和市场价值,实现三方共赢局面。”福田体育公园负责人杨存美说道。

福田区体育惠民经验升级成《地方标准》获全市推广

如今,随着近两年福田区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公众开放力度的加大,到附近的体育场馆锻炼运动已经成为很多市民业余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内部规范在实施过程中成效显著,实现了场馆、百姓、政府共赢局面。“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福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大力推动该内部规范上升为地方标准。深圳市以福田内部规范为基础,征求吸纳了其他地区的意见,最终形成深圳地方标准,获得全市推广。

从2021年9月正式批准立项到2022年11月24日召开专家评审会并形成报批稿,该《规范》的形成历时一年有余,本次该标准对社会体育场馆的设施条件、运营方、申请流程、服务形式及服务质量提升提出了要求,是在2021年7月制定了区级内部规范的基础上,将福田的实践经验进行再提升并向全市推广的一项举措,与“一键预约、一网统管”相辅相成,对最大化地满足市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过去,体育场馆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主要集中于体育场所的设施和建设层面,对于服务要求相对较宽泛且不适应新时代双区建设的要求,并且在经营资质、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惠民措施等方面仍欠缺统一要求。现在,《规范》给出了社会体育场馆申请惠民服务开放的硬件和软件条件,规定了社会体育场馆申请惠民开放服务的申请流程和要求,同时规定了社会体育场馆应建立惠民开放服务相关具体措施和要求,以及体育主管部门对社会体育场馆开展惠民服务工作进行支撑和管理的内容,囊括了惠民开放服务的全链条和全要素。同时,该标准的编制遵循了现有国家、行业、广东省和深圳市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以及标准文件,充分考虑了深圳市现状及社会体育服务行业发展需求,具有较强的适用性,该文件的发布将为深圳乃至全国的社会体育场馆惠民开放服务管理整体提升提供示范。

体育惠民,幸福你我。全民健身、全民健康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组成部分。福田区紧扣中央赋予的中心任务,勇担时代使命,《规范》的发布支撑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建设,此举为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典范城区,为深圳建设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福田贡献,为加快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典范城区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