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土耳其在短短10小时内发生两次7.8级地震,被称为“世纪灾害”。昨日早上,在塔吉克斯坦发生7.2级地震,短时间内附近区域又接连发生多次地震,新疆喀什等地震感强烈。有新疆网友称,被地震“晃醒了”↓↓
而2月以来,不到一周的时间省内也发生了两次地震。
2月5日11时38分,广东佛山三水区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震中震感强烈,广州、东莞部分地区有震感。2月11日10时41分,广东河源源城区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11千米,震中震感强烈,广州、深圳、惠州、汕头、梅州等地网友表示有震感。
近期省内发生的3级以上地震↓↓
2月11日
10时41分,河源市
源城区附近发生4.3级地震
2月5日
11时38分,佛山市
三水区发生3.2级地震
1月12日
8时24分,河源市
东源县发生3.2级地震
有小伙伴就有疑问了
近期全球地震频发
是否意味着地球进入了“震动模式”?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预报部研究员晏锐接受媒体时采访表示,实际上全球平均每年要发生18次左右的7级以上的地震,这些地震大部分都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占整个全球地震的80%左右,这些地震发生后对大家的影响不是很大,所以大家关注度不是很高。近年全球地震活动基本上还是在正常的活动水平范围内。
据@应急管理部 消息,不必恐慌,地球并未进入“活跃期”。
1900年以来,全球每年平均发生6级以上地震133次,7级以上地震20次,8级以上地震1次。
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2019年以来,全球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低。
●2020年全球发生了89次6级以上地震,10次7级以上地震,没有8级以上地震。
●2021年全球发生了115次6级以上地震,19次7级以上地震,1次8级以上地震。
●2022年全球发生了112次6级以上地震,7次7级以上地震,没有8级以上地震。
从数据来看,最近几年的地震发生频率低于1900年以来的年平均水平。
52年来广东发生近6万次地震
事实上在广东地震也常有发生。广东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东南沿海附近的粤闽赣交界、粤桂琼交界等地构造活动较为强烈,地震较活跃,是华南强震活动的主体地区。
此前南方+统计1970—2022年广东地震数据发现,广东52年来发生近6万次地震,集中在2—3级的低震级地震,总体来看,广东的地震属于正常水平。而河源可谓是高频发地震区,全省过半的地震发生在河源,共发生地震29899次,其次是阳江。深圳则发生地震84次,处在第四梯次。
河源、阳江为何地震频发?相关文献显示,河源、阳江正是处于河源—阳江地震带,该带主要由邵武—河源断裂、广州—从化断裂,恩平断裂组成新丰—恩平断裂带,大部分在广东境内,最大一次地震为1969年的阳江6.4级地震。
虽然在几省交界地带
地震较活跃
大家也不用惊慌
据广东省地震台副台长王力伟介绍——
华南块体在新构造运动期间比较稳定。从有历史记录以来,广东的地震活动大概可分为两个大周期,按照300多年一个周期来算,目前属于第二个大周期的第V地震活跃幕。从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来看,目前的地震活动都处在正常范围之内。1970年以来,广东省及近海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37次,4级以上地震年均大约0.7个,还不到1个。广东地区的建筑物抗震设防要求是能达到6度—8度,因此,理论上,5级左右的地震致灾风险是很低的。(详情>>)
深圳会发生地震吗
广东属于东南沿海地震带,历史上也发过一些强烈的地震,而深圳则处于地震带的中段。目前深圳已探明的断裂带有六条,分别是横岗 - 罗湖断裂带、莲塘断裂带、温塘 - 观澜断裂带、盐田断裂带,九尾岭断裂带、狮子洋断裂带南段。根据深圳地震台网多年统计数据来看,对深圳有影响的地震大多发生在大鹏半岛和深圳湾,靠近珠江口一带。
深圳位于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活动相对稳定,但由于地震的难以预测性,所以也需时时戒备。市应急办有关人士表示,深圳具有发生中强地震的构造背景,地震基本烈度为七度,是国家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应监测与预防并举,有重点地全面防御,对待地震深圳不能高枕无忧,心存侥幸。
地震来临时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