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离不开高水平法治护航

2023-03-13 08:49作者:张馨怡来源:南方都市报编辑:许素霞
目前深圳正对标最高最好最优,继续以赶考姿态奋力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

在本届论坛举行的圆桌论坛上,与会嘉宾就如何防范化解超大型城市社会领域重大风险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届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确定获奖论文100篇,并专门设置了论文颁奖环节。

以高水平社会治理,为高质量发展护航。3月10日,由中国法学会指导,深圳及各副省级城市法学会和福田区委区政府联合举办的第三十四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暨深圳法治论坛·前沿科技与法治创新在深圳福田盛大开幕,来自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法学法律界专家学者、科技界专家共聚一堂,紧扣党中央部署、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入探讨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

理论实践创新

为推动前沿科技领域法治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在深圳福田举办这样一场法治论坛,可谓恰得其所。深圳是多重国家战略的交会地、前沿科技布局的重要阵地,同时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重要使命,目前深圳正对标最高最好最优,继续以赶考姿态奋力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福田区是深圳的行政、文化、金融、商务和国际交往中心,也是法治大区,是深圳法治建设的“精华之地”。

今年,第三十四届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与深圳法治论坛·前沿科技与法治创新合并举办,论坛围绕推进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统筹发展与安全、重大风险的防范化解、前沿科技与法治创新等重大课题进行研讨,为加快建设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前沿科技领域法治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本届论坛上,“深圳法治论坛·前沿科技与法治创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科技创新中的法学理论和实践问题,致力发挥“法治先行示范”对前沿科技发展的引领、促进、规范和保障作用,为国家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发展与安全、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提供支持。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张苏军出席论坛并讲话。中国法学会会员部一级巡视员肖育斌宣读本届论坛征文及深圳法治论坛·前沿科技与法治创新征文的获奖表彰决定。深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法学会会长余钢和深圳市福田区委书记黄伟出席会议并致辞。

此次论坛设置1个主论坛和4个平行分论坛。主论坛围绕中国式社会治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聚焦超大型城市传统领域与新兴领域风险防范与应对,推动前沿科技与法治创新深度融合,分别邀请华南师范大学政府改革与法治建设研究院院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薛刚凌,华东政法大学纪检监察学院常务副院长章志远,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技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张平,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治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肖永平,国家超算中心主任冯圣中作精彩主旨演讲。4个分论坛分别围绕大湾区科技合作与涉外法治、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合成生物未来产业发展、人工智能与无人系统展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经济主战场,立足解决实际问题,助力科技创新中的法律制度建设和法学理论创新。

推动法治建设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创新条件,也是最好的民生保障”

张苏军在主旨讲话中指出,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为社会风险治理提供新动能。论坛要针对改革发展中的普遍性、典型性重大法治实践问题,加强交流、共同研究,形成一批贴近实践、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研究成果,推动所在区域乃至全国的法治建设。

“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统筹发挥法治和智治在推进社会主义治理现代化的积极作用。”张苏军强调,枫桥经验是中国式社会治理的重大经验,党的二十大赋予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的重大使命任务。在此大背景下,总结好、坚持好、发展好、推广好枫桥经验,一个重要方面是运用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手段推进枫桥经验的法治化,不断开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境界。

“深圳愿和兄弟城市一起互学互鉴、携手共进,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命题提供良好善治和长治久安的生动注解。”余钢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迅速发展,催生社会治理深刻变革,也为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发展创造了新的动力和发展契机。本届论坛的论题设置契合“时代之问”,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相信势必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当前,深圳提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还肩负着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等国家战略使命,这为法学法律界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样本和多元的研究场景,充满可能性和想象力。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创新条件,也是最好的民生保障”,黄伟在致辞中表示,福田区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是最能代表深圳改革开放成就的“精华之地”。新征程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法治护航。接下来,福田区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优资源支持法治创新探索,让更多的前沿法治创新成果在这片沃土上竞相涌现,全力打造法治中国典范区,为深圳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贡献福田力量,努力创造出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生动实践”。

在本届论坛举行的圆桌论坛上,深圳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胡庚祥,杭州市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梅云霞,武汉市法学会副会长、东西湖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周罡,青岛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殷静,成都市法学会专职副会长李秋雁等作为嘉宾对于如何防范化解超大型城市社会领域重大风险进行了深入探讨。

历届最多

征集到论文3965篇 其中确定获奖论文100篇

本届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共征集论文3965篇,是历届副省级论坛征集论文最多的一届,确定获奖论文100篇,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60篇。深圳法治论坛·前沿科技与法治创新征文活动首次举办,主题涵盖涉外科技法治、数字经济、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法学法律领域,共收到论文279篇,经组委会评审,共评出一、二、三等奖10篇,优秀奖18篇。

本届论坛专门设置了论文颁奖环节,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苏军,中国法学会会员部一级巡视员肖育斌,广东省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刘永庆,深圳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胡庚祥,福田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区委政法委书记、法学会会长蔡英权等,为第三十四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征文及深圳法治论坛·前沿科技与法治创新征文获奖作者代表颁奖。

最后,主论坛闭幕式上举行了论坛交接旗仪式,“第三十五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将于2024年在宁波举行,宁波市委副秘书长、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孙小雄从深圳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胡庚祥手中接过了象征着十五个副省级城市友谊长存、法治精神传承不息的旗帜。

全国副省级城市法治论坛是中国法学会七大区域法治论坛之一,自1988年举办第一届以来,至今已经举办了33届。论坛成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凝聚区域法治资源、繁荣区域法治研究、推动区域法治建设、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法学论坛。

声音

“坚持服务高质量发展,统筹发挥法治和智治在推进社会主义治理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张苏军强调,总结好、坚持好、发展好、推广好枫桥经验,一个重要方面是运用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手段推进枫桥经验的法治化,不断开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境界。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