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治堵各显神通,全球这些城市做法亮了!深圳11号线可借

2023-03-22 00:07作者:郑少纯来源:奥一新闻编辑:申于诚

近日,深圳地铁再度针对11号线拥挤情况作出运营调整。3月28日起,岗厦北站11号线与14号线的换乘方式将发生变化,由“同站台换乘”改“站厅换乘”,换乘时长增加约3分钟。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日前发布近期深圳交通出行指数。数据显示,公共交通方面,近期深圳市日均客运总量达到1234.6万人次,不但较去年出现明显反弹,与2019年同期相比也上升了1.5%。

近期深圳地铁11号线的拥挤,是深圳“人变多了”的显著证据。

客运压力陡增

地铁运营方怎么破题?

“高手在民间”

奥一网相关报道发出后

不少网友纷纷建言献策

此前报道:

挤爆了!深圳地铁11号线乘客突然激增,大数据揭晓真相

深圳地铁正面回应!挤不上的11号线怎么解?商务车厢咋处理?

深圳地铁11号线挤爆了怎么办?有人提出这建议,网友吵翻了!

监测、预警、限流、联动公交……除了“民间高手”,全球超大客流城市现有的地铁管理经验,或许也可以对深圳地铁的运营产生一些启发。

地铁建设,最早可追溯到160年前。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英国伦敦开通。随着城市发展和地铁线网建设,地铁成为全球各大城市的“基本配置”,客流压力随之陡增。

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的地铁单日客流可超千万,香港地铁客流也能逼近千万,拥挤程度比深圳更甚。国外的伦敦、日本等城市客流量也常年居高不下。

那么,这些城市如何疏堵?奥一网梳理了部分城市的做法。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

No.1

借力公交

让人流从“地下”向“地面”分散

作为世界上使用效率第一高的地下轨道系统,纽约地铁通过和公交联动来实现分流。

纽约

在纽约,地铁卡可以在划卡后两小时内,免费乘坐一次公共汽车,这样就极大地方便了地铁与公交车之间的换乘,使得高峰时期拥堵的人流可以向地面分散。

No.2

设置可折叠椅子

高峰期“地铁推手”帮挤地铁

东京则从地铁车厢空间利用的角度来实现提升运力。

东京

在东京,地铁车厢内的座椅全部是可以折叠式的,乘客少的时候,乘客可以把座椅放下来,舒舒服服地坐在上面;

如果是高峰期,乘客就自觉地把座椅折叠起来,尽量扩大车厢里的空间,让更多的乘客能够挤上地铁,从而大大提高了地铁的运载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东京的超大客流还催生出了“地铁推手”这一职业。“地铁推手”的工作就是在高峰期的时候“帮乘客挤地铁”,使得车门可以关上。


地铁推手

在个性化疏堵措施之外,也有不少常规疏堵措施在城市间流行。如运用智慧化手段监控客流并进行实时预警、高峰期布置铁马阵、开设大站快车等。

No.3

客流预警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人口密集城市,轨道交通已形成网格化趋势,运载量庞大。主要为“潮汐式”客流,早晚高峰通勤需求大,规律性强,对时间要求高。综合手段缓解客运压力,已经成为各大城市地铁运营的日常工作。

梳理发现,借助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地铁客流的监控及预测,并实时作出调整、向乘客进行预警,是各大城市的“标配”。

北京

北京实时监测列车满载率,并进行应用效果分析,及时启动应急响应。


北京监测满载率

上海

借助科学技术手段,上海地铁推行实施“智慧车站”项目。利用数据监测形成实时动态的热力图像,获知车站客流状态与趋势,为引导客流走向、信息智能发布、客流预警和应急疏散指引等提供决策依据。此外,“智慧车站”还能对乘客及设施设备的异常行为进行智能分析,提升车站应急处置能力。


上海智慧车站

广州

广州地铁通过实施站控、线控、网控以及不均衡运输等方式展开客流组织工作。

深圳

在这一方面,深圳也有相关探索。深圳地铁通过站内大屏、微博、“乘车码”小程序等渠道实时向市民播报地铁客流情况并作出预警。2020年3月,“乘车码”小程序上线车厢拥挤度功能,乘客可在微信乘车码小程序提前查询地铁线路及车站的列车拥挤度,主动避挤或迂回换乘。


深圳地铁客流情况实时播报

通过新技术,持续对车站客运组织及大客流预案进行优化,乘客通行效率显著提升,同时也加强了岗位联动、减少了人员冗余。

No.4

限流

借助科学技术手段监测客流,当客流大于地铁最大容量,限流就成了必行之道。

现有的限流措施主要为设置回形铁马阵,以达到延缓乘客进入站厅、站台的速度,控制人流宽度与扶梯宽度相近,避免扶梯口拥堵,确保乘客安全。


图源:IC photo

在车站结构、发车间隔和列车班次无法短时间内调整的时候,限流成了各个城市应对客流高峰的常规操作。

在如香港这类超大客流的城市,地铁管理更精细化,也具备更多的客流管理经验。

香港

在香港,站务人员具备较成熟的业务能力,客流高峰期的时候,香港地铁通过广播和站务人员的引导,疏散乘客,引导前往其他出入口,缓解单一出入口的客流压力。

No.5

大站快车

“大站快车”是指某线路中的部分车次不再经停每个公交车站,而只经停该线路的少数客流较大的车站,以提高运行效率。

近年来,为了满足高峰期乘客通勤需求,“大站快车”成为了各大城市缓解客流压力的又一常见举措。

广州

以广州为例,广州地铁14号线共设置22座车站,其主线以及支线均采用快慢车结合运营模式。深圳14号线则在“大站快车”的基础上,增加了“准直达车”模式,二者仅在大客流站点停靠,提升了通勤客流出行效率。

大站快车

纵观全球各大城市,随着城市建设的进程,地铁承载能力与客流需求不匹配的情况时有发生。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整体规划、行车数量及间隔的情况下,灵活通过各种“软措施”缓解客流压力,成为最具可行性的方式。

地铁运营涉及到复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博弈问题。

“如何平衡好高峰期和平峰期的供需,最大程度发挥地铁运营效率,是整个交通行业重大课题。”深圳市政协委员王雪建议,深圳地铁11号线的运营,除了实行内部挖潜外,还可以多向拥有丰富地铁运营经验的超大客流城市学习,例如提升地铁站务人员精细化管理能力,从体制机制上与常规公交联动疏导客流等。

在深圳地铁11号线的探讨中,市民、行业专家等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真正凸显了“高手在民间”。

作为“打造最聚民智的网络媒体”的奥一网,今年年初推出的“接诉即办”栏目,也是基于解决群众诉求的一种全新的媒体尝试。

该平台以人民为中心,决心搭建好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沟通桥梁,以媒体智库赋能政府基层治理为导向,有效推动问题解决,缓解基层治理之间的矛盾冲突,体现政府一心为百姓做实事的努力和成效。

近日在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回答记者提问时也表示,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一定要推动各级干部多到基层调研,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李辉此前曾表示:“深圳地铁运营方可以考虑搭建双方沟通的平台,倾听市民声音,也要注意向市民做一些关于地铁运营知识的普及。”

“倾听市民声音”。作为与市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深圳地铁11号线的优化调整,无疑是需要合理取智于“民间高手”的。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