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爱搞钱。”
“不是在搞钱,就是在去往搞钱的路上。”
……
社交网络上,“搞钱”成了深圳人的鲜明标签。
作为常人眼中的“梦想之城”,“奇迹之城”深圳的背后,其实同样藏有不少心酸故事。
“搞钱”失败破产的个人,同样存在于这座城市。
2021年3月,《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正式实施,个人破产制度在深圳率先“破冰”,为“诚实而不幸”的债务人提供“经济重生”的机会。
2022年5月,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破产法庭分别发布公告及意见,创建国内首个破产申请前辅导制度。
自2022年6月起,在深圳向法院提出个人破产申请多了一个前提,参加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组织的申请前辅导,并取得辅导回执。
如今历时一年,是谁在深圳申请个人破产辅导?
他们或许长这样:中年、月收入低于1万、背负着200万元以下的债务……
2023年6月1日,在深圳个人破产申请前辅导制度运行一周年之际,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发布了一组截至2023年5月的数据,通过个人破产申请前辅导,侧面揭开了“谁在深圳申请个人破产”的谜团。
这个群体有多大?
1733人次申请个人破产申请前辅导预约,1508人次完成辅导。其中,734人次成功获得了深圳市破产管理署的申请前辅导回执,774人次因不符合个人破产申请条件被劝退,占比超五成。
他们长什么样子?
从年龄来看,大部分债务人年龄为31-45岁之间;
从性别来看,男性债务人多于女性债务人;
从婚姻状况来看,大部分债务人为已婚状态或者有过婚姻经历;
从就业及收入状况来看,大部分债务人具有相对稳定的职业,但月收入偏低一般为1万元以下;
从债务规模来看,大部分债务人的债务规模为200万元以下;
从破产原因来看,大部分债务人自述破产原因较为综合,糅杂了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
从破产程序选择来看,在深圳市破产事务管理署的引导下,大部分债务人愿意选择重整程序,积极偿还债务并争取债权人谅解。
总体来看,中年人成为了个人破产申请的主力军,他们虽有稳定职业,但普遍月入低于一万,大多背负着200万以下的债务。欠债糅杂了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的他们,虽不得不申请个人破产,但大多依旧积极偿还债务。
《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的实施,以及申请前辅导制度的执行,给了这座城市中历经不幸的人,“经济重生”的机会。
对待弱者的态度,最能折射一座城市文明的尺度。公平、公正地对待与接纳申请个人破产的每一个人,或许是我们和这座城市能给他们的最大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