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遥领先北上广!深圳稳坐全国第一

2023-07-29 22:35作者: 林少娟 郑少纯 罗骏贤来源:奥一新闻编辑:王绍华

1.62万亿

同比增长6.3%

这是深圳上半年交出的GDP成绩单

7月27日下午,深圳统计局公布了深圳上半年经济数据:地区生产总值为16297.60亿元,占广东省2023年上半年GDP总量的25.9%(广东2023年上半年GDP达62909.80亿元);同比增长6.3%,比全省增速高出1.3个百分点。

较之同期公布数据的一线城市

深圳这份成绩单

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其同比增速高于北京、广州

第二产业增加值稳居第一

“工业第一大市”实至名归

恰如深圳统计局评价

“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

No.1

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


上半年“成绩单”全部出炉

至此,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上半年的“成绩单”全部出炉。

上半年,四大一线城市的GDP从高到低依次为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其中,上海、北京突破了2万亿,上海更是以9.7%的增速遥遥领先其它三座城市。

北京 :上半年GDP为20621.3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1358元

“北京统计”公众号7月19日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北京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北京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21.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增速高于一季度2.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3亿元,下降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866.4亿元,下降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713.6亿元,增长6.6%。

上半年,北京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58元,同比增长5%,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7%,经营净收入增长6.5%,转移净收入增长2.8%,财产净收入下降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749元,同比增长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34元,同比增长7.5%。

上半年,北京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861元,同比增长8.7%,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391元,增长8.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014元,增长9.8%。

上 海:上半年GDP为21390.17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42870元

据上海统计7月20日消息,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上海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390.1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12亿元,同比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5082.60亿元,增长15.1%;第三产业增加值16272.45亿元,增长8.2%。

上半年,上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70元,同比增长9.9%。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922元,增长9.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18元,增长13.9%。上半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4.8%,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

广州 :上半年GDP为14130.69亿元

据广州统计7月24日消息,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上半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4130.69亿元,同比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8.64亿元,增长1.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687.10亿元,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314.95亿元,增长5.8%。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064元,同比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973元,同比增长6.6%。稳就业效果持续显现,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5.18万人,增长2.6%。公共服务体系和设施建设继续完善,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住房保障支出增长10.8%,公共安全、教育支出分别增长5.2%和4.1%;卫生和社会工作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7.8%。

深圳 :上半年GDP为16297.60亿元

据深圳市统计局7月27日消息,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上半年深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6297.60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681.98亿元,同比增长4.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604.57亿元,同比增长7.2%。深圳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

那么下面让我们来看下

北上广深中的“最”城市

谁最会赚钱?

北上广深2023年上半年GDP分别为

上海21390.17亿元

北京20621.3亿元

深圳16297.60亿元

广州14130.69亿元

谁赚钱最猛?

2023年上半年

上海GDP同比增长9.7%(按可比价格计算)

深圳同比增长6.3%

北京同比增长5.5%(按不变价格计算)

广州同比增长4.7%

谁的工业最“劲”?

2023年上半年

深圳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681.98亿元

上海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082.60亿元

广州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687.10亿元

北京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866.4亿元

谁的工业跑最快?

2023年上半年

上海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

深圳同比增长4.8%

广州同比增长1.7%

北京同比下降0.3%


No.2

第二产业增加值领先北上广

汽车制造业表现亮眼

先端详深圳上半年经济总量里的“粗枝大叶”,与同为一线城市的北京、上海、广州相比,深圳第二产业增加值遥遥领先。来自余下三市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上广第二产业增加值依次为2866.4亿元、5082.60亿元、3687.10亿元,以此观照,深圳再次稳居全国第一工业大城市地位。

不过,与全市增速相比,深圳上半年第二产业增速略低。此外,从行业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为3.1%,亦略低于上半年增速。

制造业中,汽车表现颇为亮眼。据深圳统计局数据,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7%,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产量分别增长170.2%、32.6%。

坪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项目一期外观。供图:中建科技

时下,深圳身正在瞄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其上半年发布的诸多文件直指这一点。诸如,于近期公布的深圳21条金融政策措施瞄准“制造业强市”,提出要围绕“20+8”产业集群、专精特新、科技型制造业企业等市场主体,及“工业上楼”、绿色发展、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等重点融资需求,加大制造业贷款投放力度。

产业提速并非一蹴而就

当下的有效投资

是未来产业企稳向好的重要砝码

下半年

深圳第二产业表现如何?

值得期待


No.3

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增长

民间投资热情已显

各地发布的上半年经济指标里,固定资产投资是一个重要指标,它对GDP增长作用巨大。按深圳统计局数据,上半年,深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1%,增速较1-5月提高0.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投资的详细数据,深圳目前暂未公布。不过,观察已发布的1月至5月投资数据,仍可发现藏在增速背后的 “秘密”——民间投资热情已显。

今年前五个月,深圳国有经济投资同比增速为17.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了20.6%。

深圳的民间投资,显然更“热”。

投资之外,在对外贸易领域,民企的韧性也已显山露水。

据公开数据,今年前五个月,深圳出口总额为8504.18亿元,其中,民营企业出口总额为5422.52亿元,占比高达63.76%,同比增速达28.7%。

这意味着,民营企业已是深圳出口的绝对主力。

民营经济

何以在上半年迸发如此热情?

答案就藏在

一份份文件、一场场调研里

记者梳理发现,上半年,深圳市主要领导曾多次带队走访民企,召开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行业协会座谈会,与此同时,“万名干部助企行”“我帮企业找市场”行动也为企业寻资金、找人才、降成本提供了有效渠道。

相关文件也陆续公布,诸如《关于进一步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及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民营及中小企业发展项目扶持计划操作规程》。“深圳市出台的一系列惠企政策,其落脚点都是民营企业。”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副局长胡小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深圳已逐步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企业服务机制,努力贯彻 ‘四个已’的工作服务体系,一批惠企政策正稳步落地实施。”


No.4

深圳下半年经济往何处?

GDP增速超全年增速目标,多项重要指标继续保持增长,深圳已颇为圆满地交出了上半年成绩单。下半年,深圳经济将行向何处?

这一点,于7月25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已有提及,工业、十大行业、消费、外贸、招商引资和营商环境等均有相关部署。

针对工业

会议强调,要“立足于支柱和稳定器作用抓大抓中抓小”,继续深入开展“我帮企业找市场”“我帮企业找资金”系列行动,服务好大中小企业,“切实抓好各种要素的保供、稳价和降成本工作,以最快速度兑现支持政策,把工业支柱建得越来越高越来越壮。”

在投资方面

会议强调,要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抓好产业、工业、创新、基础设施投资,拓宽民间投资、外商投资领域和范围,推动全社会投资快速增长。

此前,2023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力争迈上1.0万亿元新台阶”的目标。可以预见,下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仍会继续保持增长。

消费的目标

则指向“充分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外贸则强调要“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消费品等领域产品进口,积极发展飞机轮船融资租赁、汽车进出口、跨境电商等业务”。

整体来看,深圳下半年的部署致力于“稳中求进”。“努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深圳统计局表示。哪些能实现提升,哪些可保持增长?仍有待观察。

执笔:奥一网基层治理研究员 林少娟 郑少纯

视频:罗骏贤


今日报纸

手机读报